历代文人中诗仙李白的“侠客梦”是最为浓烈且执着
说起一个“剑”字,眼前便很自然地会出现一位身着白衣、星目剑眉的英俊男儿,但见他手执长剑矗立风中,衣袂飘飘尽显侠客风范。自古宝剑配英雄。每一个历史传奇、每一个侠客故事,从来都离不开一把寒光凛然的宝剑。千古以来,不论沧海桑田如何变换,历代文人心中都有一个屡经挫折但却从未曾磨灭的“侠客梦”。这些人之中,想必诗仙李白的“侠客梦”是最为浓烈且执着的。
如果此生能被上苍赋予善于描画的天赋的话,我定然会为诗仙描摹一个这样的形象:身着锦缎白衫、手执宝剑,凝神而视,气概非凡。后人的印象中李白是一位弱不禁风的寒酸文人,手无缚鸡之力,整日只是与酒为伴,尽做些与诗为友、以书度日的不切实际的事情。如果你真的这样想李白,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年轻时的李白便书剑飘零
《新唐书》里说李白是一个爱好剑术,性情侠义、率真的铮铮男子。年轻的时候,他和众多的热血男儿一样,心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理想,想到社会之中去闯一闯,渴望凭着自己的实力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甚至有人说李白当年离开家乡,连一本书都没有带,直接带着一把宝剑就出发了。“书剑飘零”这样一个词,正好诠释了他走得潇酒、走得畅快、走得决绝的磊落,这正是他平生之中“不屈己、不干人”的风骨。
尽显李白仗剑去国的诗篇,却偏偏未曾出现在李白诗文选集中
李白的诗文很多,如今存世诗文千余篇,《李太白集》便已经洋洋酒洒三十卷。上自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岁的稚子孩童,谁人不知他的一首《将进酒》,哪个不会他的一首《静思》,但是偏偏这一首写于开元十二年的《别匡山》极少为人所提起。作为李白早年较为重要的诗作,它却偏偏未曾出现在历朝历代关于李白的诗文选集之中。
《别匡山》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十年后的李白,决意心随长风去,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说起匡山,亦是让人倍感陌生的,其实这里是少年李白读书学剑之地,他曾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年。那时一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早已经毫无掩饰地展露了少年时李白的志向。也正因为心存着这样的梦想,所以十年之后,他决意“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堂堂李白,必然是要跟着长风浩浩荡荡驰骋千里的,万里白云、清澄长空才是他翱翔展翅之处,绝不可以安然待在家中,读书诵经,任人生蹉跎。或许当时的李白心中也是有些矛盾的。家乡对他来说,自然是十分眷恋的,因为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清幽,是非常适合安逸隐居的。只是毕竟身处大唐盛世,好男儿自当志在四方,立志报国。所以他最终“无心恋清境”,唯有离开家乡,放手一搏,终不愿一世隐逸,做个小小的无人知道的诗人。
“已将书剑许明时”,书与剑,诗人与侠士,李白心中的梦想自始至终都是辉煌而明澈的。他立志要做一位心怀梦想的政治家,做一位豪情似海的侠士剑客。他在有意无意之间早已将剑气融汇到了诗赋之中,因此龙蛇飞舞、气概万千,成就了一个“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盖世诗仙。
大家喜欢这首诗吗?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