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豪情万丈的辛弃疾为何最终只能在听取蛙声
TUhjnbcbe - 2023/10/7 17:01:00

作者:宋执群

可以这么说,是写作重塑了辛弃疾的生命。他通过永不屈服的姿态与意志,用词作宣泄着雄心,抵抗着懦弱与退缩,甚至抵抗着衰老与死亡,使得自己在抗金战场软了以后,在青楼歌坛硬了起来。

(1)看吴钩,拍栏杆——无人鸟你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先想象这首宋词描绘的画面:

一个老兵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营帐里无法入睡,借酒浇愁,直至乘着醉意,把油灯挑亮,对着灯光擦拭欣赏战剑,做梦般回到了号角连天的*营,依稀重见一场从沙场点兵,到战马飞驰,响箭如雨的悲壮厮杀。

这样的画面让我猜想,那个挑灯看剑的老兵要么是个赤诚报国的勇士,要么是个战争狂人。

好在,词的最后两句告诉了我们答案:他是个渴望为国而战,赢取生前身后功名的英雄。只可惜年纪大了,双鬓已经斑白,空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不错,这首自画像般《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词作,就是出自南宋英雄词人辛弃疾之手。其实,在写这首表达抗金梦想的词作时,他早已确认过皇上的眼神,那就是忘了北方的金人吧,朕只要能保证在临安(杭州)平平安安地坐稳龙椅就行了。

但辛弃疾还是要固执地当个杠精,整天“抗金抗金”地纠缠不清。

看看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又写了什么: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又是“看吴钩”(吴地制造的钩形刀),又是拍栏杆。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与理想隔着的可不是几条街的距离。那个被杭州西湖暖风吹得醉醺醺的南宋皇上和一班大臣就是假装看不见你,听不懂你,就是无人鸟你。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请求那些青楼酒肆的少女,来擦一擦一个英雄的泪水。

至于沙场战事,你就在喝醉酒时看看剑,在游览江南名胜时拍拍栏杆,过过干瘾吧。

(2)金戈铁马?——只能想当年

流着英雄泪的辛弃疾可不是矫情地在演戏给别人看。他可是有着英雄的基因,抛洒过英雄的热血。

辛弃疾出生于公元年,那时大宋的北方领土已经沦陷于金人之手,包括他的出生地济南在内。他的祖父辛赞虽然被迫在金国任职,但强烈的爱国心让他觉得自己与金人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人在曹营心在汉”,立志要当个卧底的内*,希望有机会为南宋朝廷提供抗金的情报,甚至想亲自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

辛弃疾在《美芹十论》记载,祖父常常带着她“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让少年辛弃疾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树立他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壮志。

辛弃疾没有让祖父失望。绍兴三十一年(公元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沦陷区的汉人实在忍受不了金人的残酷压迫,纷纷起兵反抗。济南农民耿京领头组建了一支声势浩荡的队伍。

为了响应耿京的义举,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乘机拉起了两千人的队伍投奔耿京。一开始,耿京对这个前来投*的秀才并没太在意,只让他在身边做了一个打杂的秘书。但第二年发生的一件事,极大地彰显了辛弃疾的英雄本色。

当时,金国*队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仓皇向北撤退。辛弃疾奉命南下杭州向南宋朝廷报告*情。他在完成任务返回的途中,却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溃散的消息。

义愤填膺的辛弃疾立即召集五十多人组成敢死队,乘夜冲入几万人的叛*大营,奋勇追杀叛匪。张安国被他追得*飞魄散,跌下战马,跪地求饶。但已经愤怒到负容忍的辛弃疾怎么可能饶了他,他连夜把叛徒押回建康(南京),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但能让他爽爽施展一腔孤勇的,一生中也就这么一次,此后便只能空怀着英雄壮志。因为在抗不抗金的问题上,他和皇上从来就没有同在过一个频道上。

虽然他的一生都在众里寻它千百度。但通通都是白搭,那当“孤胆英雄”的机会再也没有出现在灯火阑珊处。“金戈铁马”的美梦,一直都只能是想想当年。

(3)步入仕途,但抗金才激发了他的斗志

由于在义*中表现出了超凡的胆识和勇敢,他那“孤胆英雄”的传奇一时名震朝野。宋高宗一激动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二十五岁的辛弃疾开启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万念俱灭,另一个是踌躇满志。”辛弃疾的一生却将这两个悲剧都收入了囊中。

先说他的“踌躇满志”:

刚从抗金前线来到后方为官时,他还看不清南宋朝廷对金人的畏惧忍让。又因宋高宗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这使得辛弃疾误判了形势,热血贲张地写下《美芹十论》《九议》等著名的抗金北伐檄文建议,踌躇满志地等待着挥师北上。

然,并卵。现实是残酷的。再看他的“万念俱灭”:

很快辛弃疾就发现,他那些鼓舞民心,被民间广为传颂的抗金檄文和行动方案在朝廷却反应冷淡,被搁置一边。

更出乎他意料的是,本来就没有抗金决心的宋高宗、宋孝宗因为畏惧义*惹事,竟将义*解散,把他们分割安置在淮南众多州县的流民中。

而朝廷看中他辛弃疾的也绝不是什么抗金猛人,而是组织和办事才能。他哪里知道,自己的人生之路,早已有皇权为他规定好。就像被绑定在朝廷量身定制的一条铁路上,他只能按照既定的路线走,根本没有越轨的可能。

于是,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他先后被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的地方官职,负责管理民*和社会治安,连金人的毛都没让他看。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这首在回首英勇往事时一气呵成的落魄壮烈之作,深刻表达了一个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英雄的无奈和悲愤。

由此可见,只有抗金才能成为激发辛弃疾斗志的春药,而一个俗事缠身的官吏只能使他这样以英雄自诩的人萎软下来。

其实,这个爱憎分明、一根筋的人已经是一个英雄了。但他一直都不很自信,一直都觉得自己只是个未遂的英雄。因为他坚信,真正的英雄只能产生在战场,而不可能养成在官场。

在一个已经失却了生养英雄土壤的时代,辛弃疾就像一只折了翅膀的雄鹰,既不知道怎样取悦他所无法选择的时代,又不知道逆时代而动的路在何方。所以,这个生猛执着,怀揣野心的词人,哦,不,*人被著名美学家李泽厚称为“伟大的孤独者”。

(4)在冷漠的世界里用赤子之心漂泊着

在理想与现实巨大的落差中,辛弃疾开始了中年的人生。他用行为的隐忍掩饰着出世的雄心,在冷漠的世界里用赤子之心漂泊,在漆黑的长夜中用精神的孤灯泅渡,在无聊的生活中创造自我安慰的欢喜,成就了许多轶闻佳话。

淳熙七年,四十一岁的辛弃疾第二次知州南昌并兼江西安抚使。和第一次这个任上时草草安顿家眷,准备随时抽身返回战场相比,这一次他打算在上饶建造一座园林庄园,和家人长住。

第二年春,一座带湖阁楼亭的园林庄园开建。根据当地一处湖泊周边的地形山水,他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取名为“稼轩”,以此自号“稼轩居士”,并嘱咐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此后二十年间,除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此隐逸闲居,在庄园附近的鹅湖山、灵山、博山等地寻古觅幽。

六年前的农历六月初三至初八,他曾和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在鹅湖寺举办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将鹅湖打造成了文化胜地。

七年后的一个冬天的傍晚,病中的辛弃疾正在凭窗远眺,欣赏雪景。突然看见夕阳辉映的远方白路上,一人骑着大红马直奔他的庄园而来。辛弃疾两眼一亮,病痛全消,转身下楼策马相迎。

来客是他的老朋友,名叫陈亮,是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和辛弃疾一样为人才气超迈,喜谈战争*事。

俩人在庄园前的石桥上下马相拥,感慨万端。在随后十来天的相聚中,纵谈国事,为大宋的山河残缺痛心疾首,并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大业奋斗不止。

与陈亮别后,辛弃疾抑制不住雄心壮志,奋笔疾书《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以明满腔的爱国之情。

后人为纪念这次文坛佳话,将这次辛陈会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将庄园前的石桥称为“斩马桥”,并在桥旁修建了斩马亭。至今,当地还流传着辛弃疾和陈亮“斩马盟誓”的故事。

还有一则轶事,可见辛弃疾的为人。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病逝时,他的学说被当局宣布为“伪学”。迫于当权者韩侂胄一派的巨大压力,许多朱熹的门人弟子都不敢前往吊唁。

但因为朱熹欣赏辛弃疾的气节性情,赞同他坚持对金作战,反对议和的*治立场,所以辛弃疾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不畏强暴,前往哭祭,并留下了一句名传千古的悼词:“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这正是辛弃疾的英雄本色,他从来不鸟暴力,他只用心中的一杆秤来左右行为,来彰显正气。而不屑用私欲来回避真理,来苟且偷生。

(5)上不了抗金战场,就去闯荡青楼歌坛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人生有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其中逼格最高的第三境就是引用辛词来作形象说明的。那首《青玉案·元夕》是这样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即便是英雄,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有时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虽老,但尚能吃饭的辛弃疾也不能例外。

纵然对他来说,威胁最大的还不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他毕竟还有朝廷的一份俸禄可拿。但活着的意义在哪里,还有没有实现理想抱负的希望?他真的不知道答案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那时,他从一个战士落魄成漂泊江湖的游侠,像一个时代的局外人,困惑着自己的身份,想说话,想表达,但无人肯听,只能把满腔的心事当作悄悄话说给自己,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时独自吟哦,只能在迷茫彷徨中体验一种彻底的孤独绝望。

但人的本能总是渴望搭救内心深处的孤独,总是要不断地寻找命运的下一个机会。

其实,对辛弃疾来说,找到这下一个机会并不太难,只是此前他不大愿意面对罢了。那就是,他除了是个战士,是个自我期许的英雄,他还是个思想家,还是个词人。

那就用自己的歌词,去勾勒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来满足一个折翅的英雄对驰骋沙场的浪漫想象吧。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鹧鸪天·代人赋》

锦书谁寄相思语。天边数遍飞鸿数。一夜梦千回。梅花入梦来。涨痕纷树发。霜落沙洲白。心事莫惊鸥。人间千万愁——辛弃疾《菩萨蛮》

真是不胜枚举。这些忧伤柔软的歌曲,一时间唱响临安、建康(南京)、扬州、姑苏(苏州)等江南城乡,使得在抗金战场软了以后的辛弃疾,迅速在青楼歌坛硬了起来,成了南宋娱乐界头号扛把子人物,让人们见识了一个失意英雄的特别柔肠,也成就了他那另一面的高度与力量。

(6)在“听取蛙声一片”中了却残生

似乎也有过回光返照的时刻。

嘉泰三年,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主张北伐抗金的主战派启用,被任命为绍兴知府,兼任浙东安抚使。浙东安抚使是一个主管**事务的大员,这让辛弃疾精神一振,雄心再起。

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极力向皇上灌输金国“必乱必亡”的历史趋势。宋宁宗头脑一热,命他到抗金前线的镇江当知府,并赏赐他一条表示*绩显著的*金腰带。

但最终又是个昙花一现的短暂梦幻,任凭辛弃疾怎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朝廷就是不下达让他统兵打仗的命令,而始终让他处于“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鹧鸪天·送人》)的尴尬境地。

这一次,辛弃疾不愿意再当傻瓜了,他已经十分明白,此生不可能在“了却君王天下事”中赢得生前身后名了,在“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的现实面前(《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他早已忍痛割去了那些已经烙印在自己心肝上的,被金人占领着的山河的名字,把“梦里挑灯看剑”变成独自珍藏的一个美梦,然后彻底皈依文学,在“听取蛙声一片”中写诗填词了却残生。

所以,当他再被任命江陵知府、兵部侍郎等官职时,想都没想,就一口拒绝了。

他开始对自己这根废柴进行改造,殚精竭虑地寻找着怎样用诗词撩拨读者的G点。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沙道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读这样的词,你会发现,它和辛弃疾的人生一样,是他那一把双刃剑的另一面。当驰骋沙场的强悍那面崩毁后,他的词也就从豪放的那刃滑向了婉约的一侧。

读他这些婉约词,让人有些伤感:年轻时那么斩钉截铁的汉子,老了的时候也会柔软起来,也会任岁月的风尘将往事和雄心吹成一声叹息。

开禧三年(公元年)秋,六十八岁的辛弃疾大呼着“杀贼!杀贼!”在江西铅山去逝。悲壮的情景,让在场的人泪奔不止。

辛弃疾的一生,像极了千百年来每一个中国仁人志士的缩影,不仅仅在南宋,在每一个国破家亡的时刻,他们不都是一直、也只能在夹缝中徒劳呐喊吗?

(7)为豪放派贡献教科书式的杰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镇江知府任上,登临北固亭凭高望远,触景生情,抚今追昔时写下的感怀,是他知名度最高的代表作,也是他赢得豪放词教父美名的巅峰之作。

词中典故较多,需要翻译一下:

眼前这历经了千古的江山仍是一如既往,却找不到东吴英雄孙权在此定都的地点了。跳舞唱歌的水榭高台和风流往事,总要被风雨吹打成而去。斜阳照着野草、树木和平常的街巷小路,人们说,宋武帝刘裕(刘裕小时候家境十分贫寒,母亲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家中长辈同情他孤苦伶仃,收之抚养,寄奴的意思就是被寄养的小奴才)曾在此居住。想当年,他可是纵马挥刀,像气吞万里的猛虎一样勇猛啊。

然而,元嘉年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草率北伐,想效法汉将霍去病远征匈奴,却没能像他那样封狼居胥山而还,结果只来得及回首北望一眼,就一路仓皇南逃。已经四十三年了,在极目远望中,我还记得那时金兵南侵战火中的扬州路。怎么能够回首啊,(现在)盘旋着啄食祭品的乌鸦、回响着祭鼓之声的佛狸祠,原来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兵锋南下,在长江北岸建立的一个行宫。现在还有人问:廉颇老了,还能吃饭吗?(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晚年奔魏。后赵王反思,派使臣探望。使者收受了廉颇仇人的贿赂,回去禀报赵王说:“廉颇虽老,还能吃饭。然而,在与我坐在一起的片刻间,竟拉了三次屎。”赵王听罢,没有再重新启用廉颇。)

这首隐逸着壮志未酬的豪放感怀之作,一直以来,带给读者的都是强烈的嗨,爽,燃的感受。

但我却体会到了他那奔腾的热血中交织着骄傲与悲伤的复杂脉搏,既充满力量,又脆弱无助。而后者,似乎更为有力地击中了我的心灵。所以我不太认同把辛弃疾的词简单地说成为“豪放词”,因为他那豪放的啸傲中其实都交融着许多的无奈与忧伤。

如此看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不仅仅是一座古亭历经历史风云的史诗,也是隐喻着作者生命历程的史诗,同时也是一部隐喻着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所有人的命运史诗。它通过借古喻今、含沙射影所表达的对金人南侵,和大宋朝廷所作所为的感受,其实也是那个时代普通民众对国难家仇的共同感受。

辛词的美正源于他这种壮志难酬的伤痛,源于他淋漓尽致地怒吼出了拥堵在人们心头的共同呼声。

而辛词能做到这一点,则是源于,一只折翅的鹰隼,因为不能飞翔,目光反而会变得更加锐利和深邃,更能够从风声中捕捉长空的箭矢,也更能够从自己的伤口中感受到家国的疼痛。

说到豪放词,我们都知道有两个代表人物。那就是北宋的苏东坡和南宋的辛弃疾。他俩分别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竖起两峰豪放词的双子座,让人们仰望了千年,疯狂打call了千年,并还将继续为人们仰望下去,疯狂打call下去。

可以这么说,是写作重塑了辛弃疾的生命。他通过永不屈服的姿态与意志,用词作宣泄着雄心,抵抗着懦弱与退缩,甚至抵抗着衰老与死亡,使得自己在抗金战场软了以后,在青楼歌坛硬了起来。

宋执群,生于一九六零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梅雨》《望海门》,长篇文化散文《锦上姑苏》等。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豪情万丈的辛弃疾为何最终只能在听取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