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冬,贾岛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
贾岛在韩愈的劝说下,参加了科举考试,他天真地以为,凭着自己的才学,一定能考中状元,所以,并不把“八百举子”放在眼里,一入考场,挥笔就写,在《病蝉》诗中,贾岛痛骂:“什么*雀、乌鸦,都是一样想害蝉。”结果被认为是“无才之人,不得采用”,与平曾等人,一起落了个“考场十恶”的坏名。贾岛心知是“吟病蝉之句”,得罪了权势之人,却无可奈何,便创作了剑客这首自喻诗。
《剑客》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用十年的功夫,磨励了这把宝剑,霜雪般锋利的剑刃,还没试验过。今日把它亮出来摆在您面前,请告诉我,谁遇到了不公平的事?
全诗直吐胸臆,语句简捷,感情强烈。“十年磨一剑”的“磨”,含有打造、磨制之意。花了十年的功夫,这剑自然非同一般。此处的“剑”,是比喻象征意义,抒写作者十年寒窗,磨炼才干的生涯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治抱负。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十年磨一剑”,是剑客花费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显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写出此剑刃白如霜,闪烁寒光,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说“未曾试”,便有跃跃欲试之意。遇到知贤善任的“君”,便充满自信地说:“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显然,“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这种寓*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很是高明。
全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自然而巧妙,语言平易,诗思明快,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贾岛的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在《诗人主客图》中,把贾岛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据《唐才子传》记载,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
希望各位诗友,都能像贾岛一样,敢于亮剑,莫弃手中剑,莫负圣贤书!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孩子的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也理解不了。
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家长和热爱古诗词的朋友们推荐这套《中国诗词鉴赏》,这套书可以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古诗的理解,来搞定语文题!
并且《中国诗词鉴赏》正式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教育部官方网站倾情推荐!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
融合了一百多位名师的翻译和考题预测。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所有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详细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爱节目、喜爱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瑰宝,节目中展现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除了文化上的干货、硬货以外,*、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为书籍精心撰写的推荐语,众多节目打造者的良苦用心都收录书中,与读者分享诚意之作的诞生。
全套《中国诗词鉴赏》8册。
这是兼顾知识性、趣味性的诗词书,读者们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也可用收录的题目自测对诗词掌握程度,将自己慢慢修炼成真正的诗词达人!
大家若想加深诗词知识,或者享受徜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好,或者在接下来的第七季中大展身手,或者作为诗词积累,或者当作写诗启蒙,入手一套《中国诗词鉴赏》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
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