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刘禹锡站在渡口眺望峡谷,写下一首七律,语
TUhjnbcbe - 2023/8/7 20:29:0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30728/n8a8tkw.html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30728/n8a8tkw.html

诗歌可以记录事情的来龙去脉,表达内心的真实体验,不仅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比如岭南温暖湿润,一年四季繁花似锦,才子们经常借助花开花落,展现喜悦和悲伤的心情。北地寒冷干燥,甚至长年累月冰雪封山,诗人的笔端不时地就会展现出塞外的荆棘沙石。

唐代安史之乱后,一些王公大臣和文人墨客为了逃避战火,纷纷迁移到相对稳定的巴蜀,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还有一些官员因为触犯龙颜被贬蜀地,也会触景生情,创作一些反映羁旅漂泊和宦途沉浮的诗篇。下面分享刘禹锡站在渡口眺望峡谷,写下一首七律,语言凝练,妙绝千古。

松滋渡望峡中

唐代?刘禹锡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

刘禹锡曾参加过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后来王叔文被赐死后,革新运动很快就宣告失败,包括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在内的中坚力量也都被贬谪到偏僻的异乡。

刘禹锡曾在湖南朗州度过了漫长的十年,后来还曾屡遭贬谪,其中有一次又被派往夔州担任刺史,这首诗就创作于作者前往巴蜀的途中。松滋渡位于湖北江陵和松滋之间,乃是长江中游的一条水路要道。

诗的大意是:连绵的细雨淅淅沥沥,不断地洒落在渡口的寒梅上;冰冷的雪水溶溶泱泱,不停地从耸入云端的高山上流淌而来。云梦泽中的小洲上长满了荒草,覆盖了楚国旧日的山川。夷陵一带的黑土里,还能分辨出秦*当年焚烧抢掠的灰烬。

峡谷中猿啼悲戚,就像巴蜀百姓们忧伤的哭泣声;来往蜀地的客船,在狭窄而曲折的峡谷中穿梭不停。美丽的巫山十二峰到底坐落何处?永安宫外的那一片荒芜之地,应该就是传说中神女眺望远方的高台吧。

刘禹锡虽然并非生长在盛唐时代,但是那些古代圣贤们一脉相传、极其丰富的精神力量,既是华夏民族永葆活力的源泉,又为刘禹锡的文学创作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同时由于他走南闯北,历经磨难,坎坷的命运更让他积累了很多难得的诗歌素材。

诗人在朗州苦熬时日,盼望大赦,可是等来的不是升迁的好消息,反而又被朝廷发配到更远的连州,直到50岁时诗人才被派往夔州。处境的稍微转好,让刘禹锡终于感到自己的仕途出现了转折,他幻想自己某一天或许可能返回京城任职。

开篇交代时间和地点,诗人在渡头眺望,并由近及远描绘出一幅初春的画面,细雨纷纷、寒梅傲放、冰雪初融、涧流奔腾。轻雨和寒梅的意象,烘托出一种凄迷的氛围;溶溶雪水,也暗示着暖春即将来临,诗人也急切地盼望着仕途的春天早日到来。

颔联虚实结合,“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湖北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作者身临其地,便不自觉地回忆起楚国旧事。一个“迷”字,刻画了小洲上青草繁茂,遮挡了诗人的视线。“秦灰”二字,传达出作者感慨朝代兴亡,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风流人物,也不过是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写到这里,诗人有些伤感,于是便收敛思绪,笔墨又落回现实中来,“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诗人想到历朝历代无论是昌盛还是衰落,受苦受难的总是最底层的穷苦百姓。他们终日辛劳,却依然过不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作者虽然对此不作一字评价,但是船夫的艰辛、三峡的迂回,都展现出巴人之苦,可谓技法高妙,情感深沉。

结尾点出题目中的一个“望”字,并抒写了作者的无限悲情,“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十二碧峰,指位于重庆、湖北交界的巫山十二峰,那里一直流传着巫山神女的传说。永安宫是三国时刘备所建,在今重庆奉节,后来刘备兵败夷陵,又在白帝城托孤,最后也令人悲戚地结束了他的传奇一生。

神女的传说虚无缥缈,刘备的传奇耐人寻味,刘禹锡抚今追昔,又联想到自己多舛的命运,以及风雨飘摇的大唐社稷,深感造化弄人、岁月苦短,自己纵有满腔豪情,此时已经人生过半,还有多少机会可以把握?

全文到此结束,虽然不见一个“悲”字,却令人觉得妙绝千古,读者也可以感受到一股浓烈的悲情。刘禹锡一生不畏浮议、不惧众毁,后世读者不仅对其曲折的人生感慨万千,而且也会极其敬佩其坚韧不拔的崇高品质!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禹锡站在渡口眺望峡谷,写下一首七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