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从壮怀激烈的出塞,去体悟七绝圣手
TUhjnbcbe - 2023/4/22 19:25:00

从壮怀激烈的《出塞》,去体悟“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边塞豪情

以“诗”为美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大特色,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再到《唐诗三百首》,一首首寓意深刻的经典诗文,不仅记录了历朝历代的文学发展之路,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

虽然朝代不断更迭时间不断变迁,文学形式以及体裁也在不断变化,但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却从未受到影响。

尤其是在唐朝时期诗歌的地位,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鼎盛阶段。在唐朝统治者的推动之下,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诗歌创作风气。

唐朝时期诗歌的地位之所以非常高,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统治者非常喜欢诗歌。并因此而大力提倡诗歌创作,这不仅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治环境,同时也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重视诗歌创作的风气。

从初唐开始一直到晚唐时期,不仅涌现出了成千上万的诗词创作者,同时也创作出了大量具有时代气息的名篇佳作。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初唐“四杰”外,以李白、杜甫、王昌龄等为代表的盛唐诗人,也为唐诗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笔者认为虽然相比较于中唐时期的其他大诗人而言,王昌龄的诗歌创作数量以及成就,相对来说都要稍微逊色一些,但是要从七言绝句的成就上来讲,被誉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不仅技高一筹,而且在整个唐代大诗人中都要独占鳌头。

王昌龄的诗歌成就相对来说比较广泛,无论是五言古诗还是七言绝句,都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平。

他的诗歌题材也涉猎多个层面,边塞诗、闺怨诗、宫词、送别诗等皆为经典,由于他的边塞七绝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王昌龄又被人们称为“边塞诗人”。

王昌龄的边塞情结与诗歌情怀

相比较于盛唐时期其他诗人的人生经历来说,王昌龄并没有显赫的家世,以及年少成名的经历。公元年即唐武周统治时期,王昌龄出生于一户贫苦的农民之家。

早年的生活不但特别困苦,而且就连接受正常教育的条件都没有。

年纪稍长一些便与家人一起去田间劳作,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但是不甘困于农耕的王昌龄,总是挤出时间博览群书,这也为其后期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立之年的王昌龄通过个人努力终于进士及第,这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王昌龄曾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虽然这种官职并没有任何实权,但是却可以让他在“校书”的过程中,对古今典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其实也为王昌龄的诗歌,提供了非常必要的文学积淀。

他还担任过唐朝时期的“汜水尉”,即汜水县的武官一职。这个官职虽然在唐朝武将中不值一提,但却可以让王昌龄这样一个博学的文官,设身处地的接触到了更加真实的边塞风情,以及驻守在边塞地区唐*将士们的真实生活。

开元二十二年三十七岁的王昌龄,因选博学宏词科并表现卓越,所以被改任汜水县尉后又迁为江宁丞。

但由于他的*治理想以及一些言论,与当时的权贵产生了非常大的分歧,所以在排挤之下他被贬者岭南。正是在这种心境与环境的双重影响之下,才铸就了王昌龄边塞诗的成就和后世之名。

1.雄浑壮美的边塞诗篇

边塞是指边疆地区的要塞,唐朝时的边塞主要指山海关、嘉峪关等重要关隘。在唐朝众多以“边塞”为主题的诗歌作品中,只有王昌龄的边塞诗最具真实性。

这主要与其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的生活体验有很大关系。

笔者认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为一个有边塞生活体验的诗人,王昌龄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真实感受,抒写了大量以“情景交融”为特点的边塞诗。

王昌龄作为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保土卫疆、守家卫国”是他一生的*治理想。

在王昌龄的眼中边塞的一山一景、一草一木,都具有大气磅礴的豪迈之感,以及“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凉之感。

苍凉的大漠、巍峨的雄关、挺立的孤城、烽火羌笛、长云雪山等景象,在他激昂的文字中构成了,一篇篇壮美而又不朽的边塞诗佳作。

《出塞二首·其一》就是王昌龄中国边塞诗中的著名篇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著名的边塞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朝与吐蕃大战并败北的情境之下创作的。

边疆战乱、国家利益受损、老百姓苦不堪言,诗人看在眼里急于心中。“秦时明月汉时关”,实际上是诗人的一种想象,以及对古代中国强盛时期的慨叹。不仅富有穿越时空的想象力,同时也希望秦汉时期的盛景能够再次出现。这样国家就不会受到“夷族”的欺凌。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王昌龄,却看到了秦朝的明月以及汉朝时的关隘,用富有想象力的笔触,写出了“冷月照边关的”苍凉之感。

这既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比拟自己*治上不得志。当然还有另外一层寓意就是边疆战争从秦汉时期,一直到唐朝依然没有停歇。

“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万里”和“长征”,既指空间和地域上的距离,即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同时也暗喻秦朝以及汉朝的将士们,为了保卫国家不远万里追袭匈奴的安邦定国决心。

“人未还”是诗人的一种自我联想,他想到战争的残酷以及所带来的灾难。

在边疆地区与“夷族”作战的将士,一旦出征可能就再也没有回来的希望了。这种悲愤的心情,大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凉。

有战争就会有死亡,但是这些将士的家人却不得不承受战争所带来的后果。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只能用想象去安慰自己。如果汉朝时期的“飞将”能活到现在,边疆地区的战事就会早日结束。

“龙城飞将”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写的就是威名赫赫的飞将*李广。

但实际上此句中的“飞将”是一个泛指,除了指代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人之外,还包括了众多汉朝时期的“抗匈”名将。如果唐朝能有这些“飞将”,就可以早日结束边疆战事,不仅国家可以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就连边疆的老百姓也可以早一些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2.《出塞二首·其一》的边塞情怀

这首著名的边塞诗被称为“七绝”巅峰之作,王昌龄也因此被誉为“七绝圣手”。

《出塞二首·其一》既写出了悲壮的边塞实景,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慷慨激昂的边塞情怀。这首诗歌想要表达的就是边疆无良将,以及边疆将士们的实际生活场景。

《出塞二首·其一》虽然使用了乐府旧题,但无论是语言、情感还是艺术特色,都是当时唐朝边塞诗歌的上乘之作。

王昌龄虽然生活于盛唐时期,但边疆地区的战火却从未熄灭。虽然唐朝在与吐蕃的战争中屡次取胜,但因边疆战事过于频繁,给国家以及百姓也带来非常大的灾难。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正身在边塞地区,所以可以感同身受的体会到,边塞战争的残酷以及将士们的牺牲。

虽然他希望有“飞将”这样的*事奇才,可以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但内心却想不想尽早结束这场战争。所以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以及人民对和平的期盼。

笔者认为边塞诗兴起于唐朝初年,在盛唐时期其艺术成就达到了顶峰。在盛行诸多文学作品中,只有边塞诗被誉为“盛唐之音”。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体现国运盛衰的文学创造类型之一。

当时以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创作了大量的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作品,但在众多边塞诗人中尤以王昌龄的边塞诗最为世人称奇。

这主要是因为王昌龄的边塞诗,虽然也沿袭了六朝时期的乐府旧题,但却以“七绝”最为见长,“诗家夫子王江宁”就是对其“七绝”边塞诗的最佳赞誉。

王昌龄边塞诗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生活于盛唐时期的王昌龄虽然早年境遇不佳,但在其个人的努力之下能够成为唐朝边塞诗的代表,不仅反映出了他本人在诗歌文学创作上的极高天赋。

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映衬出了,王昌龄善于运用最细腻的心理描写,来表现形式多变的真实情感。

王昌龄的边塞诗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艺术手法,构成了其边塞诗创作中情景交融、寄情于景的文学风格。他讲意与境浑巧妙结合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将边塞诗推上了同时创作的新高峰。

王昌龄一生创作诗歌无数,虽然存世的诗歌作品只有一百八十多首,但这也完全不影响其在唐朝诗坛上的地位。

虽然他的诗歌与同一时期的李白、杜甫相比稍有逊色。但相比较与其他诗人来说,以“七绝”见长的王昌龄,依然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大诗人。

结语

笔者认为王昌龄的边塞诗在艺术风格上,不仅突出的表现出了唐朝“七绝”的重要特色。同时也将边塞诗的创作提升到了一定高度,无论是在盛唐还是整个唐朝诗歌创作群体中,王昌龄的边塞诗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无论是《出塞·二首》还是《从*行·七首》,都表现出了题材多样化、情感细腻化、意境深远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出塞二首·其一》,更是体现出了盛唐时期边塞诗的文学精神。这种既大批磅礴又委婉凄凉的诗歌意境,为后世边塞诗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创作典范。

王昌龄与盛唐其他大诗人都有过从甚密的交情,其中尤以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最为交厚。

但他的诗歌风格并未受到其他诗人的影响,他以独树一帜的边塞“七绝”,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

但从王昌龄的人生结局来看,从其出生之时到而立之年间的贫苦,入仕之后屡遭贬谪的凄凉,再到“安史之乱”时被刺史闾丘所杀。

可以说他虽然生于盛唐,但却并未获得太多的人生快乐。虽然他被誉为“七绝圣手”,但最终却落得个悲惨离世的下场。王昌龄的人生境遇其实也是盛唐时期,很多大诗人凄惨命运的一个缩影。正所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1.代熙熙《浅析王昌龄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2.毕士奎《秦月汉关寄边情——王昌龄边塞诗思想价值论略》

3.王娜《王昌龄边塞诗特色浅析》

4.李海莉《论王昌龄边塞诗的情感内容》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壮怀激烈的出塞,去体悟七绝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