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第一诗人”一首气势磅礴的怀古诗,雄豪奔放可与李白诗媲美
谈唐诗的人,无人不知道李白。李白以后,像他一路的诗人,简直是少有。只有苏东坡,有些像他;此外有高青丘,他的诗也略似太白。
高青丘,名启,字季迪,明朝著名诗人,被誉为“明三百年诗人称首”。
几天前,我们曾介绍过他的一首梅花诗,其中一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让人口齿生香。
梅的高洁和自傲又何尝不是高启自身的写照呢。高启拥有梅的高洁品质和傲然不群,也有梅不畏权贵的高风亮节。
其实,入仕最初的高启也曾为大明皇帝歌功颂德,彼时的他还年轻,怀揣着梦想,想为自己的国家做一番事业。
记得他登上雨花台,挥笔而下写下了著名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这一首气势磅礴、豪情凛然的怀古诗。它的大气它的雄豪奔放堪与李白的诗歌相媲美。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似乎是苏轼“大江东去”这一缩影的展开,写长江从万山丛中呼啸东下的壮观景象。
而”欲破巨浪乘长风“一句仿佛又看到李白在书写“长风破浪会有时”时的那种豪气、那种胸怀大志的气概。
这也是人们在眺望长江时,被那开阔的景象所震慑,豪迈之情油然而生,不自觉地就会迸发出的激情。
常人尚会有如此之感,而作为诗人的高启,他的感受来得要更为强烈。
对于人生目标的选择,高启只愿做一个诗人,一个自由、孤独的诗人,发自己所感,抒胸中之情。他诗中的妙景,可与江山争胜。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一句,让我们又见到王维诗的影子,《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与模仿苏词“大江东去”不同的是,他把王维诗的两个意境“大漠孤烟”和“落日”浓缩在一起得到了“荒烟落日”这样一个远景,由此引发出“苍茫万古意”这种旷远迷茫的怀古之情。
前句中“郁塞”一词使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自己的心绪和感慨。
“苍茫万古意”正是这心绪和感慨凝练出的核心之意。
此时正值明王朝开国之初,气象更新之时,诗人何来“郁塞”的愁思?
读完全诗便不难明白,他是从历史的教训中生出忧患。
高启虽然厌倦朝*,但并不代表他淡漠国家兴亡,这几句诗表现出诗人爱国忧国之情,不显于表却凝结于心。
唐人刘禹锡写过一首《石头城》,诗中有这样两句:“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这个石头城与高启诗中的石头城所指一致,故国指六朝古都南京,而今只有“周遭在”,突显六朝的灭亡,空城则更表现了六朝繁华俱归乌有,国家灭亡的寂寞之感遂深入人心。
高启这首《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中的“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和“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则是对六朝由兴到亡这一过程的再现。
尤其是一句“草生宫阙何萧萧”写六朝宫殿杂草丛生,残败破落的景象与刘禹锡《石头城》所表现的境况如出一辙。
高启的愁思忧患都是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的,也是有很多历史根据的。先人之思引高启之忧,是一种深层次的觉醒。
诗中“铁锁横江未为固”可谓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有“千寻铁锁沉江底”,与之呼应。
一个历史典故,被很多诗人前后引用,可见那些妄想凭借长江天险割据一方的“英雄”,只能让血流如潮,给百姓带来灾难,而最后一无所得。
这是一个警醒后世帝王的教训。
最后四句诗人从历史回到了现实,庆幸自己恭逢盛世歌颂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与民休息,从此可以四海一家,不再因长江分割南北而起干戈。诗人对现实的歌颂,无疑是对国家的期望。
这四句整体上看是欢快的,但诗人的居安思危,使欢快中又带有一丝忧郁的感情,既豪放伟岸又沉郁顿挫。
这些诗句让人想起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慷慨大气,李白《蜀道难》的壮观,甚至还有更早的曹操《苦寒行》的深沉凝重,拥有及其雄浑的汉唐气派。
清朝诗评家赵翼称高启“才气豪迈,音节响亮”,但就是这样一位有才气,为开国皇帝丰功伟业歌颂和赞扬的诗人,也没有逃脱被朱元璋腰斩的命运。
39岁的他惨遭酷刑而亡,而他不屈的精神却像一剪寒梅,盛开在大明的寒冬,化作山中高士晶莹雪。
阅读更多精彩图文: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历来被人传颂,有何内涵?
作者,清风,与你共赏美好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