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句话用在阿里巴巴与慧聪网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当年的互联网巨头慧聪网,对于刚刚起步的阿里巴巴显得很不屑,三十年之后,阿里巴巴后来居上早已是行业巨头,而慧聪网则是传出了要倒闭的消息。
三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它却能让卑微者崛起,让傲慢者衰落……
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了一档名为《赢在中国》的大型励志创业电视活动。
在其中一期主题为《创业百问-如何找钱》上,几位商业大佬对当时企业的模式,各自做了分析,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之后,一位名叫张向东的年轻人频频举手请求发言,在得到发言机会后,他首先对各位商界领袖刚才的描述做了否定,然后讲了自己的见解,并自信地坚持着自己的观点,还说他非常相信他自己的商业眼光,随后他就直接向主持人王利芬请求现场验证。
得到同意后,他开始大胆预测:“在座的有一个慧聪网,我本人也经常使用慧聪网的搜索,但是我不看好慧聪网未来,未来在那个行业只有阿里巴巴才能做得最好,不是说我给它做广告,是因为阿里巴巴现在在整合各个优势,等它把雅虎整合好之后,就会腾出手来打郭总的,因为他已经把易趣给打败了。”
张向东口中的“郭总”,就是慧聪网的创始人郭凡生,此刻就坐在张向东的前面。
听着张向东的预测,前面的郭凡生脸上泛起了笑容,随后便是礼貌的掌声。
郭凡生笑着发言:“我问你一个问题,我已经这么成功了,你都不信任我,你凭什么让他们(指在座的各位商界大佬)信任你,我已经这么成功了,你认为我还不行?是,我不行,这要让历史来说话。”
随后,郭凡生有些激动地再次强调:“我已经这么成功了,你都不信任我,凭什么让他们信任你,一个比我还不成功的人(指张向东),这是商业悖论。”
最后,对于自己的预测,张向东给出的时间是5年。
没想到5年后,一语成真,年阿里巴巴的市值为79.68亿元,排名第三,而慧聪网的市值仅为0.97亿元,排名51,阿里巴巴完全碾压慧聪网。
而5年前发表那番神预测的张向东,也在年带着他所创立的中国万网以5.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被阿里巴巴收购。
截止到年2月24日,阿里巴巴总市值为.7亿美元,每股89.01美元,而慧聪网的总市值仅为4.91亿港元,每股0.港元。
很明显,慧聪网一直在走下坡路。
仅从体量上来看,慧聪网早已和阿里巴巴不在一个级别上。
如今世人更是只知阿里巴巴,而很少听过慧聪网了,最近更是网传慧聪网倒闭的消息。
不知如今的郭凡生看到这个结果作何感想?
那么如今的郭凡生怎么样了呢?
他又在做些什么呢?
郭凡生,年生于北京市,父母都是高级干部。
年,郭凡生从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毕业,因其从小就随父母去内蒙古支边,内蒙古也就成了他第2个家。
毕业后的他自然就回到了内蒙古,进入到了体制内工作。
从年到年,他先后在内蒙古建委研究室、内蒙古***策研究室、中国体制改革研究所等单位工作。
工作近10年,妥妥的正处级,甚至更高。
但郭凡生并不情愿在体制内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当时的下海大潮席卷全国,郭凡生也萌生了下海创业的念头。
年,郭凡生终于下定决心辞去公职,下海经商。
年10月,经过一番考察后,郭凡生出资7.4万元与几人共同创办了注册资金只有14.8万元的慧聪公司。
最初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信息展示,说白了就是吃网络饭,赚信息钱。
郭凡生
他们首先将目光瞄准到了中关村,主要业务形式就是搜集中关村内的所有电脑价格,然后将这些价格全部印在一本小册子上,每周一期,向外界公布,从而达到让想在中关村内买电脑的人,对所有电脑的价格都一目了然,然后明明白白的让自己选择去买哪一款电脑。
刚开始他们去找电脑商户要价格,商户根本就不给,但是等他们出了几期之后发现,买电脑的人,只会选择在这本小册子上的电脑商家,其他的根本就不考虑。
直到这时,没有登上小册子的商家开始慌了,于是开始花钱找他们刊登信息。
就这样,郭凡生通过这种方式赚到了第1桶金,并且迅速打开了局面。
郭凡生从创业之初就特别重视股权这个问题,在公司成立初期,他就立下了规矩,公司创造的利润不仅要分给股东,并且每年还要拿出70%的利润分给没有股份的员工。
郭凡生说到做到,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对公司的股权制进行改造,不断的让员工也持有股份。
这在当时也造就了一个神话,那就是在年12月17日,公司在香港上市以后,公司市值直逼95亿港元,公司内一夜之间造就了个百万富翁。
此刻是郭凡生最得意的时候,当时的他也有了“中国广告分类之父”的称号,可以说风光一时无两。
但是一个公司的领导人如果没有危机感,之后肯定是会出大问题的,但是此时正是意气风发的郭凡生,好像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总认为作为行业内的龙头老大,有谁会在短时间内超过他呢?
此时的他在互联网已深耕十余年,那种自信与傲慢足以傲视群雄。
可是就在他意气风发之时,他不知道,危险正在一步步向他逼近。
就在它上市这一年,一个后来几乎垄断全国互联网零售业的互联网站在杭州市内的一个公寓内成立了,它就是淘宝网。
陈凡生也就此开始了与马云之间相爱相杀的30年。
慧聪网与阿里巴巴刚开始都是做B2B业务的,就是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这让二者自然成为了“仇家”,随着阿里巴巴的不断发力,业务不断拓展,到最后几乎形成了“南慧聪,北阿里”的格局。
此时的郭凡生已在互联网行业深耕了10余年,还有着“电商教父”的名号,心中自然是豪情万丈,谁也不服。
但是,就是短短的几年时间,却突然闯出了一个几乎对互联网一窍不通的马云,并很快在业务上与他平分秋色,郭凡生的心中自然是不那么舒服。
就像我们前文中所提到的,年,一个年轻人当着他的面说慧聪网一定干不过阿里巴巴,马云终有一天会腾出手来打他,并且预言时间不超过5年。
此时正是意气风发的郭凡生听到这样的话,虽然面带笑容,但其内心的不屑还是溢于言表的。
不光于此,郭凡生还曾在多个场合怒怼过马云,比如年马云说过:“就算用望远镜,也找不到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在哪里。”
而郭凡生则直接回怼称:“要么是望远镜有问题,要么是眼睛有问题。”并且还指名要马云道歉。
马云还说过:“阿里巴巴一天交税万。”,而郭凡生则直接回怼称:“人不能睁着眼说假话”。
此时的郭凡生似乎只盯着马云,他始终不相信,5年之内,阿里巴巴能超过慧聪网。
结果,正如那位年轻人所料,5年之后,阿里巴巴迅速崛起,一跃成为行业巨头,而慧聪网却急速走下坡路,逐渐走向没落。
对于此,郭凡生总结自己犯了战略性错误。
郭凡生口中的“战略性错误”,主要有两点:
一是对于风险投资商的态度;
二是对于企业发展的定位。
相对于马云在创业初期积极寻找风险投资商为公司注入资金,郭凡生对于风险投资商的态度则是拒绝。
郭凡生认为当时的慧聪网不缺钱,也没必要搞什么风险投资壮大自己,因为自己已经足够壮大了。
但是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市场,各种资源的不断涌入,可能很短时间内就能让一个大公司垮掉,同时也能让一个小公司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壮大。
直到此时,郭凡生才感觉到风险投资的重要性,但是已经明显晚了马云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和马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除此之外,在公司的战略定位上,郭凡生也犯了大错误。
他始终坚持B2B的模式,就是深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这块领域,但是这块领域毕竟不是太大,所创造的价值也毕竟有限。
而反观马云,早在年6月就不再重视B2B这块业务,而是依托阿里巴巴业务与淘宝网业务的优势,将业务重心转移到B2C、C2C即公司对消费者、消费者对消费者这前面来。
说白了就是阿里巴巴提供平台,让商家直接入驻,然后商家通过平台将货卖给个体消费者,也就是现在的淘宝网模式。
虽然到年慧聪的股价翻了2.5倍,郭凡生也定下了5年之内超越阿里巴巴的目标,但是就是在这一年,实体经济开始不景气,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人力成本上涨带来的运输维护压力,让很多中小企业步履维艰。
中小企业没有钱了,也就没人再去做广告了,而基本完全依靠这一项领域收入的慧聪网也越来越难以为继。
当然,郭凡生的不景气,自然与马云有着莫大的关系,正是因为线上生意的大发展,才导致了实体经济的没落。
而说白了,郭凡生就是去挣这些实体经济的钱的,现在实体经济不行了,他的业绩自然也就下滑了。
如今阿里巴巴市值近两万亿,而慧聪网的市值还不到5亿,二者相差近倍,已完全不在一个体量上。
去年8月份,网上传出了慧聪网即将倒闭的消息,随后公司出来辟谣,说关闭的只是慧聪集团旗下的一个板块,并不是慧聪网。
但是不管是否关门,慧聪网早已风光不再,如果一直保持着这种慢节奏的话,那么慧聪网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行业内,可能会逐渐被淘汰。
对于公司出现的问题,郭凡生的心里很清楚,至于原因,他总结说:“我们这批企业家最大的问题是眼界,中国会出世界强的企业家,但不会是我,因为我没有国际的眼界,我没有看到国际竞争,我也不知道国际竞争是什么样子。”
从年开始,郭凡生就已经不再管公司的具体事务,他将公司交给自己的侄子打理,自己开始隐居幕后,著书立说,在全国各地演讲,传播他的管理思想。
但话说回来,郭凡生在互联网行业深耕多年还是有着贡献的,他开创了国内信息服务业及B2B电子商务的新领域,给国内互联网行业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劳动股份制改革经验。
至于成败,他早已不那么在乎,他说:“我不会成为好商人,因为老是有多余动作——当商人还是当学者,琢磨社会上的事,而商人就应该全心全意考虑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