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封建社会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人物,在绝大部分时期,他的思想成为了王朝的正统。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当然有功有过,但如果考虑到历史局限性,孔子确实不愧于圣人,他的思想永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早几年,网络疯传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子寿终录》竹简,就是孔子的临终遗言。这个消息官方从没有予以证实,而且就其内容来看,并非儒家治国理念,倒像是法家《商君书》里的统治之术。文风更偏向白话文言文,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笔调相差太远。更可笑的是,其中一个“锦食玉衣”的成语,出自孔子死后一千多年的北魏。
其实,孔子去世的场景,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是有记载的。鲁哀公十六年时,孔子生病,自贡前去探望他。当时孔子拄着拐杖在门口散步,看到子贡后说:“赐(子贡名端木赐),你怎么才来啊!”接着,孔子以凄凉的口气唱了一首歌:
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唱完之后,孔子又对子贡说,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坐在两根柱子之前接受祭拜。先秦时期,夏朝人死了,灵柩要安放在东面的台阶上;周朝人死了,灵柩会停在西面的台阶上;商朝人死了,灵柩是要放在正堂两根柱子中间的。孔子正是殷商的后代,所以他认为自己命不久矣。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孔子在七天后就离开了人间。他的这首歌,就是自祭诗。在没有确凿可信的发现前,这也就是孔子留下的遗言。尽管内容简短,尽管是在生离死别的关头,却豪迈不已。
第一句“太山坏乎”就展现了无尽的豪情和自信。这里太山并不是山西太原的名山,“太”通“泰”,指的是山东泰山。泰山对于孔子来说,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作为山东人,这座名山不仅仅寄予了家乡情怀,更是赋予了俾睨天下的雄心壮志。所以,《孟子·尽心上》记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为一妇人哭而慨叹“苛*猛于虎”,是孔子路过泰山之时;孔颜对话多次发生在泰山,也因此有了名画《望吴门马》;孔子担任大司寇,“摄行相事”时,参加夹谷之会,就是泰山附近的莱芜境内。当时古人活动范围小,孔子周游列国,也不过是鲁、豫、苏、皖、冀五省活动而已,所以他一直认为泰山太过高大,对其尽情歌颂。
在这句话中,应该蕴含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孔子认为泰山是华夏正统的象征,而当时正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他极力恢复周礼,以此稳定天下却不成功,这当然是“太山坏乎”。另一方面,孔子也以泰山自比,在生命的尽头,展现了高度的自信。
如果说第一句的后一层意思,有人会不以为意,那么第二句“梁柱摧乎”就更加明显证实了这一点。梁柱就是顶梁柱,古代木质建筑最重要的支撑,地位非常重要。孔子这么一说,是不是大言不惭呢?
要知道,当年是百家争鸣的年代,不仅有儒家思想,还有道家、法家、阴阳家、墨家等等流派。在当时,儒家不但没有什么优势,而且在弱肉强食的春秋战国时期尽显颓势。孔子周游列国,就是兜售自己的理念,然而几乎没有哪个国君采取他的建议,他自己也感叹如同丧家之犬。
然而,孔子却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信仰,也没有去修正学说以迎合当时的统治者。他认为自己理念,就是拯救苍生的真理,即便是暂时埋没,迟早也会放出耀眼光芒。这是一种高度的自信,在临终时孔子的信心一直没有减少,历史也证实了他的伟大。
相比之下,孔子最后一句“哲人萎乎”似乎还过于谦虚。在这里,孔子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哲人,一个思想家。他不知道,自己死后的地位却超越了任何王侯将相,成为了圣人。这个词的含金量举足轻重,此后的文人,哪怕向他靠拢一点点,都要经过无数艰辛努力。
其实,小珏对《史记》的内容,向来就是半信半疑的。司马迁描写得太过活灵活现,反倒让人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但是,关于孔子临终的这三句诗歌,我觉得倒是很符合当时的心境,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