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NPDP
当你拿到红宝书从事产品工作近三年,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难以找到通往未来的路径,加上自己也是“半路出家”,于是就想着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整合起来,或是学点什么,以某种理论体系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的工作。
近几年PMP大火,在查询相关信息的时候,发现了还有NPDP这货,知识范围比PMP更广,更多考虑的是为什么而做,覆盖并且拓展了我的工作视野,与我的兴趣及需求不谋而合,于是乎,兴高采烈地入了坑,不,报了名。
备考路上
Round1开课前——谁开始的时候没立过几个flag,然后再啪啪地打脸?
拿到红宝书,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豪情壮志”,这次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让妈妈担心!翻到目录页,按照自己的方式先画了个大饼的雏形,然后开始逐章去啃,然而两口以后……这都是什么*!字我个个都认识,意思却完全都不懂!内容无法进入脑子建立体系!
自己立的flag,含着泪也要啃完。回归到最原始的方法,抄书——使用思维导图作为工具,以书中内容本身的小标题作为“枝干”,然后不断补充,书上但凡看上去有点重要的句子或者不理解的句子全部手动敲到导图当中。
看完一章后,再来重新回顾这张图。这次以自己的思维去梳理,调整导图中觉得不合理或关系不清的地方,将“枝叶”拖拖拽拽,该合并的合并,该删除的删除,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目的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让整个章节在头脑中形成自己可理解的结构。这样就能走上考生巅峰?tooyoungtoonaive,我保证,用上述方法看书一遍,你还是什么都没记得,但却完成了班主任布置的任务(窃喜)。
Round2上课中——先知彼,再知己
开始上课以后,你就会对红宝书有全新的理解。课堂上就不要太在意书上怎么写得了,跟着老师的思路,丰富的案例助我打开任督二脉,仿佛揭开了眼前的一层纱。课后及时地再将书看一遍,原本不知所云的内容突然落了地,彼此之间的联系也渐渐显露出来,逻辑更加清晰,整个知识体系也在慢慢建立。信心倍增,午休吃得也多了……
这个阶段积累很重要!首先是看书,红宝书是前辈们的智慧结晶,编者按照自己的思维将琐碎的知识点在整合起来,只要找到其中暗含的逻辑,达到考试所需要的理解不是问题,剩下的就是记忆力了。
看完一章书,随后做练习题。一开始错得很多,因为貌似读懂了书本,但却读不懂出题人的心,又要发挥抄书大法了……所有的题目都要在书上找到对应的内容,并记录在解析中,对有对的依据,错有错的道理。看一遍书,做一遍题,直到正确率达到%(由于是在1周内完成的,所以会有答案的记忆,一般2-3遍就能达到)。
另一个目的是强化记忆和培养题感,看到题就知道考察的是哪一章(哪怕你不记得具体的知识点也没关系)。
等到课程全部结束时,对自己的掌握程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再是开始时的“黑瞎子”了,带着这些关键信息,进入最后冲刺。
Round3结课后——重建知识体系,适当拓展
通读全书,再次以自己的方式记笔记,不管是画图还是文字,“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头脑中形成自己可理解的结构”很重要!!!上课用的ppt中有部分拓展内容,这个时候也可以补充进来,因为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呀。读到自己的薄弱点,找张便利贴,随手记下来,贴在桌上,空闲的时候看两眼。
刷题,把之前做过的所有练习题重新做一遍,这个时候基本上看到题目,就能快速识别知识点,整理错题,再刷。刷题次数增多,做错的原因大都是题意或选项“模棱两可”,这样的题目可以发在群里问问同学,看看集体智慧对自己有没有启发,或者上网搜索相关内容,记在题目旁边。如果实在不行,“这一分咱不要了”!
写在最后
目标:不以满分为目标的经理,不是好产品。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在完成目标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打折。如果一开始你就带着“求过”心态,“以多考一分为耻”,那么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懈怠,最后的结果嘛,你懂的。
时间:不要抱怨自己没有时间,没有自制力,去做就对了。当你要做的时候,时间总能挤出来的。给自己找一个奖励作为刺激,或者想想元一次的考试费吧。
信心:哪怕模考成绩不高,也要带着“我能考满分”的“侥幸”心态上战场,毕竟奇迹也是可能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