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杜甫登高一联即寓八层深意,谁能解得个
TUhjnbcbe - 2023/3/29 20:09:00

杜甫《登高》:一联即寓八层深意,谁能解得个中滋味

洪林钟/文

(杜甫《登高》诗意境)

众所周知,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一为“诗仙”,一为“诗圣”;一为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一为杰出的现实主义“集大成者”。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在诗歌风格上,李白和杜甫,一个清新飘逸,一个沉郁顿挫。形成这种区别,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两人所处时代背景不同密切相关:李白生活在盛唐,自然是豪情万丈,而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时期,于是忧国忧民。

杜甫诗歌重写实,既有个人生活和仕途上的愁苦和悲伤,但更多的是对百姓的疾苦、国家的命运的担忧和悲痛。

(杜甫画像)

《登高》就是一首感情深挚、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艺术手法高超的精品之作。

我们先读诗歌原文: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下面我们来具体研读赏析诗文的思想内容,并悉心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杜甫《登高》(书法)]

首联开篇写登高望远所得之景: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上取象立意,以猿的哀鸣和鸟的徘徊引出自己的愁情,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

颔联承首联“风急”之意,写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落,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以“落木”意象代替“落叶”更凸现深秋季节叶之枯死干燥的特点,以“长江”意象代替“江水”,则突出视野之开阔,江水奔流之气势,从而使萧瑟秋意多出一分壮美。

(无边落木萧萧下)

颈联写诗人极目远眺触景生情,不由感伤起自己艰难悲苦的身世来。此时,诗人百感交集,慷慨激昂,极具积压喷发之势。

此联两句寓意深广,感情深沉,历来为人所称道,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就认为此联就多达八层深意:“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八层深意”概括起来就是:空间上离家漂泊之远;时间上“逢秋悲寂寥”;所写之事是作客他乡漂泊在外;而且因战乱久无奈“常作客”;年龄上已处暮年;身体上衰老多病;此时“登高”是想望远却不意“触景生情”;一个人独自登台何其孤独啊!

一联诗句即寓八层深意,可谓实属罕见;其寓意丰富、蕴含深藉,亦当是无出其右啊

尾联写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于是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虽然情感仍未从个人的悲苦中解脱出来,但感情和思想境界却进一步升华——“艰难苦恨”既是个人私情的总结,其实更有对国家命运“艰难”的担忧和痛心。这才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诗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由此可见,杜甫《登高》内容丰富,感情深厚,既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个人身世之悲,也抒发了对国运艰难的担忧之情;既是个人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也是国家艰难命运的缩影。故此,我们完全可以说,《登高》不愧为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史”中的典范之作。

《登高》诗艺术手法主要是借景抒情。诗人精选富有特色的秋天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悲凉之意境,为抒发自己深沉复杂的忧愁悲伤而又慷慨激越的情感奠定厚实的基础。

此外,这首诗格律谨严,对仗工整,有“律诗之冠”美誉,已有公论,小文在此不再赘述。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洪林钟(作家,名师)

原创保护,若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感谢您的阅读!感恩点击『

1
查看完整版本: 杜甫登高一联即寓八层深意,谁能解得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