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下过一个大白话圣旨,比如对来犯的倭寇他就对百姓下了这么一道旨意:
“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朱元璋为何在圣旨里写的这么直白?就不能写的有点文采吗?这个问题朱元璋在他最著名的《大诰》中解释过:“我这般直直地说着,大的小的都要知道,贤的愚的都要省得。”解释的很清楚吧,人家非常务实。
当然,你如果因为上面这个圣旨就说朱元璋没文化,那就错了,请看朱元璋下面的诗词
朱元璋早年征讨陈友谅时,写过一首为《征陈过潇湘》的七言诗:
马渡江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另一首诗是以吴王身份亲临湖湘,进入了一个庙庵,僧人问来做什么,问叫什么。朱元璋提笔写出: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汉,只恁哓哓问姓名”。
看完这两首诗,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了吧,妥妥的帝王之气,这是那些书生文人无论读多少书都写不出的。
而且帝王们的胸襟、气魄大多都相似,比如咱们再看另一个开国皇帝刘邦的诗词《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寥寥数语、语言质朴、但是与朱元璋一样都是大气磅礴。我想这就是君王与文人的区别,李白、杜甫能将诗词写的朗朗上口,但是在豪情与气魄上,真的无法与君王相比。
其实不仅是帝王的诗词,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或是造反的英雄人物,他们在诗词方面的气势也远超那些有文采的文人墨客。比如*巢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金甲。
最后还是再欣赏一下朱元璋的《庐山诗》,同样都是在庐山,李白作为一代伟大的诗人,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非常有文采也算是大气磅礴,但是这个气势和豪情,我个人认为还是比朱元璋差很多,这也许就是*治家与文人的区别,是胸襟、眼界的区别,与文采,下面是朱元璋的《庐山诗》: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