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隐藏在女孩瞳孔中的疾病 [复制链接]

1#

这是一个18岁的女孩,1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无力、麻木,言语含糊,右上肢不自主抖动,后逐渐进展至双手及右下肢。无头晕、头痛、黑朦、视物重影等不适。

查体右上肢肌力5-级,余各肢体肌力5级,右侧肢体痛触觉减退,可见姿势性震颤。双眼可见K-F环。

血清铜蓝蛋白0.02g/L,肝功能检查大致正常。

MRI检查发现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对称性信号异常,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高信号,DWI未见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

T1WIT2WIFLAIRDWIGd+

基因检测ATP7B基因8号外显子c.GT纯合突变。

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Wilsondisease,WD),是因铜转运ATP酶β(ATP7B)基因突变而导致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复杂,主要为肝脏和神经系统病变,易漏诊、误诊。年3月,美国医生SamuelAlexanderKinnierWilson(-)在著名神经病学杂志Brain上发表了巨著《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肝硬化的家族性神经性疾病》,率先提出具有家族性发病倾向的、进行性豆状核变性合并肝硬化的“奇妙病态”,初步揭开了本病的病理生理本质。

WD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以儿童、青少年多见,5~35岁多发,发病年龄10岁的患者多以肝病为首发症状。男女患病率相当。全球ATP7B突变基因携带者为1/90,WD患病率约0.25/~4/。东亚的患病率高于欧美,本病在中国并不少见。

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致病基因ATP7B位于13号染色体长臂。ATP7B基因编码一种铜转运P型ATP酶(ATP7B蛋白),参与铜的跨膜转运。ATP7B蛋白主要在肝脏表达,当ATP7B基因突变导致ATP7B蛋白对铜的转运功能障碍时,铜在肝脏过量沉积,引起肝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肝细胞损伤、肝脏脂肪变、肝纤维化。当铜超过了肝脏储存容量,就会以游离铜的形式进入血液,并在脑部、肾脏、角膜、关节以及肠道等部位过量沉积,产生的铜*性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W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因受累器官和程度不同而异,主要表现为肝脏和/或神经系统受累。肝脏受累为主要表现的WD发病相对较早(2岁就可能发病),神经系统病变常较肝病晚10年出现(通常15岁)。此外,还可出现眼部异常、溶血、肾脏损伤、骨关节异常等多种临床表现。

肝脏是WD最常累及的器官之一,临床上可表现为无症状、急性肝炎、急性肝衰竭、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多种形式。有3%~40%患者可无任何明显临床症状。儿童或青少年WD患者的最早期表现常为轻到中度脂肪肝。WD所致急性肝衰竭大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女性多见,也可出现于突然停止螯合剂驱铜治疗的患者。约35%~45%患者在诊断WD时已存在肝硬化。

神经系统表现多种多样,但大多为锥体外系功能障碍,早期症状可轻微,进展缓慢,可有阶段性缓慢缓解或加重,也可快速进展,在数月内导致严重失能,尤其是年轻患者。神经系统的常见表现有:肌张力障碍、震颤、肢体僵硬和运动迟缓、精神行为异常及其他少见的神经症状。肝硬化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可能被误诊为肝性脑病。多个神经精神症状常同时出现,各个症状的轻重可能不同。

K-F环是铜沉着于角膜后弹力层而形成的绿褐色或暗棕色环,是WD的典型特征之一,约98%有神经系统表现的患者、约50%有肝病表现的患者,可见K-F环。经驱铜治疗后,可逐渐消散。一般在手电筒侧光照射下肉眼可见,如未见到,需要采用眼科裂隙灯检查以明确。葵花样白内障是WD的另一个眼部表现,为铜沉积于晶状体所致,较为少见。

WD可因过多的铜离子损伤红细胞膜而发生Coombs阴性的溶血性贫血,还可以引起肾脏、骨关节等其他器官组织损害。肾损伤以肾小管损伤为主,可表现为镜下血尿和肾结石。骨关节病并不常见,可表现为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自发性骨折、佝偻病、剥脱性骨软骨炎、髌骨软骨软化症、过早骨质减少,以及膝盖和手腕的退行性关节炎等。此外,还可以引起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心脏损伤,女性闭经、流产,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胰腺炎等内分泌异常,偶见指甲蓝色隆突和黑棘皮病等。

铜代谢的单一指标常缺乏特异性,应联合检测血清铜蓝蛋白、24h尿铜、血清铜等指标。

1.血清铜蓝蛋白:正常值范围为~mg/L,mg/L强烈支持WD的诊断;~mg/L可见于WD患者和部分ATP7B基因杂合突变携带者;约1/3的WD患者无铜蓝蛋白降低。

2.24h尿铜:24h尿铜排泄量μg对诊断WD具有重要价值;尿铜越高诊断价值越大。对于无症状的儿童患者,24h尿铜排泄量40μg可能是最佳的诊断界值。

3.血清铜:血清铜为铜蓝蛋白结合铜和非铜蓝蛋白结合铜(或称为"游离铜")的总和,为血清总铜。WD患者游离铜浓度增高,大多数未经治疗者可高至μg/L以上(正常μg/L)。游离铜水平50μg/L提示机体铜缺乏,可见于长期接受抗铜治疗药物过量的WD患者。

4.肝功能:肝脏损害时可出现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和/或白蛋白降低。

5.全血细胞计数和尿常规: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时,可出现血小板、白细胞和/或红细胞减少;可见镜下血尿、微量蛋白尿等。

6.溶血:溶血可表现为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伴或不伴血红蛋白下降,胆红素升高且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Coombs试验阴性。

7.基因检测:筛查ATP7B基因致病变异对诊断具有指导意义。截止到年4月,人类基因数据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