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骨质疏松患病率呈进一步上升趋势,加强对代谢性骨病的鉴别以及骨质疏松的早诊早治至关重要。近年来,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临床应用逐渐深入,在骨质疏松疾病的全程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应用潜力巨大。
近日,医院代谢性骨病科程群教授在线上会议中围绕“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享。程群教授指出:“全面认识骨代谢标志物,科学、合理地应用相关检测,能有效辅助临床鉴别骨质疏松类型、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对优化骨质疏松疾病的长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解读:骨代谢标志物有哪些?
人的一生都处于骨转换过程中,由破骨细胞吸收旧骨、成骨细胞生成等量新骨取代以完成骨转换。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是在骨重塑的不同阶段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产生、释放的蛋白质或基质降解产物。程群教授指出:“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是骨密度检测的有效补充,可通过人体血液、尿液中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的检测,更好地了解机体骨组织新陈代谢的情况并反映骨代谢的状态,是协助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
目前,临床常用的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主要包括三类:一般生化标志物、骨代谢调控激素以及骨转换标志物(BTMs)。一般生化标志物包括血钙、血磷、尿钙、尿磷;骨代谢调控激素包括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甲状旁腺素(PTH)以及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BTMs可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
在不同人群的不同年龄段以及罹患各种代谢性骨病时,BTMs水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代表了身体骨骼的动态状况。这些指标的测定有助于判断骨转换类型、骨折风险评估、了解病情进展、干预措施的选择以及疗效检测等。1近年来,BTMs检测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众多标志物中,骨形成标志物血清1型原胶原N-端前肽(s-P1NP)和骨吸收标志物1型胶原羧基端前肽β特殊序列(β-CTX)因检测灵敏度较高,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和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推荐其作为评估骨转换水平的参考标志物。
助力临床:
BTMs辅助骨质疏松疾病全程管理
加持“金标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骨代谢状况随人体生理、病理状况而改变,可导致骨矿含量(骨量)的变化。作为衡量骨单位面积所含骨矿物含量的指标,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可作为反映人体骨骼代谢的重要标准。2尽管BMD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但由于变化缓慢、检测差异性大,IOF推荐BTMs应作为监测和随访指标,联合BMD作为诊断工具。
在监测药物疗效方面,药物干预后BTMs的变化远比BMD变化敏感,通过观察BTMs对治疗的反应有助于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剂量和疗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指出:BTMs可以在药物治疗后3-6个月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监测其变化可以帮助临床判断药物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3
提示骨折风险、预测治疗应答
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以提示潜在的骨折发生风险,有效指导临床尽早干预治疗。程群教授表示:“对女性来说,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导致骨转换加速、骨丢失加快,骨折风险增加,应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