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代: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的篇《丑奴儿》没有特别晦涩的字,只有一个字“强”需要我们注意,应该读“qiǎng”。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辛弃疾因常经过博山进去闲游,这便是题名的由来。
说到这里我想有很多读者想问,为什么辛弃疾常经博山。小编想说其实他也不希望如此。辛弃疾由于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而此博山就在带湖附近。也许辛弃疾只是为了消去心中的烦闷与无力,所以想借闲逛博山来让自己心中好过些。可实际上,辛弃疾看着这当地的美景,却无心情来观赏。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是一个关心国家兴亡,民族兴衰,却又命途多舛、壮志难酬的典型豪放派诗人。所以眼看国事日非,却无能为力的他,心中被愁绪填得怕是要溢出来了。
从《丑奴儿》我们就可以清晰地解读出辛弃疾从年少到不惑之年的转变,以及辛弃疾这个人的性格和他所想表达的情感。
词的上片,写的是辛弃疾的年少。辛弃疾出生时北方一部分已经沦为金人之手,而辛弃疾就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出生。虽出生在金人的统治下,辛家的先辈与金人有着仇恨,而辛弃疾也目睹着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委屈,他发誓要恢复中原,报国雪耻。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便参加了反抗金人的起义军,而后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地位。辛弃疾年少有为,轻狂却不骄躁,满腹的热血,对于面临的一切乐观积极。少年的辛弃疾对于大人口中的“愁”并没有太多真切的感受。可能是为了更快地长大,可能是为了融入这样地“愁”感,所以年少的辛弃疾喜欢登高远眺,登高远眺来为自己的文章增加那样富有文化气息的愁绪。
而词的下片,写的是辛弃疾到了不惑之年后的体会。在辛弃疾经历着二十多年于南方的仕途经历后,他渐渐发现了,发现南方朝廷的软弱无能,他无法完成他恢复中原、为国雪耻的豪情壮志。甚至于朝廷对他的弹劾罢职,他选择了隐居。这种无法报效祖国的悲伤与无力、无法恢复中原的悲愤使得辛弃疾“识尽愁滋味”。他想要说,可是这种无处发泄的忠愤、这种积郁已久的愁绪,他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何时才能说尽,更不知说出了能改变现世多少。
虽说辛弃疾在最后说“却道天凉好个秋”,看起来轻快,实则我们也能感受到这背后的无奈以及这深沉博大的“愁”。
辛弃疾
在《丑奴儿》中,辛弃疾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上下两篇不同时期的他进行了对比。让人不禁有些感叹此时辛弃疾的幽默和对自身的讽刺。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我们从《丑奴儿》便可深切地体会出来了吧。
在辛弃疾被弹劾罢官隐居后,凡是朝廷需要他的时候,他都会出现、都会照令任职,只是到最后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同年,辛弃疾便去世了。最后小编想说,像辛弃疾这般爱国的忠烈之士古往今来能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