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中药名,是古代动物的化石,可以分为生龙骨和五花龙骨以及花龙骨等多种,平时它可以入药治病,也可以当保健食材食用,能镇惊安神,也能平肝潜阳。今天我们学习——龙骨。
药物科属
本品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类、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骨骼的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
主要产地
主产于山西、内蒙古、陕西。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挖出后,除去泥土及杂质,贮于干燥处。
炮制方法
生用,或煅用。
性味归经
味甘、涩,性平。归心、肝、肾经。
性能特点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主要功效
1.镇惊安神(心神不宁,惊痫,癫狂症)用治多种气血阴阳失调之心神不宁。如用治思虑过度,阴虚火旺,心悸怔忡,不寐多梦等症,可与石菖蒲、远志等同用;用治心阳虚之烦躁不寐证,常与桂枝、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用治惊痈抽搐,癫狂发作,须与牛*、胆南星同用。
2.平肝潜阳(肝阳上亢证)用治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症,多与代赭石、生白芍等同用,如镇肝熄风汤。
3.收敛固涩(滑脱诸证)用治多种滑脱证,对于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等皆可使用。用治肾虚遗精、滑精,每与芡实、沙苑子等配伍同用,如金锁固精丸;用治气虚不摄,冲任不固之崩漏,可与*芪、海螵蛸等配伍同用,如固冲汤;用治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常与牡蛎、五味子等同用;用治湿疹湿疮流水,疮疡不敛,阴汗瘙痒,常与牡蛎研粉外敷;若用治疮疡溃久不敛,常与枯矾等份,共研细末,掺敷患处。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先煎。外用适量。镇惊安神、平肝潜阳生用,收敛固涩宜煅用。
龙牡牡蛎粥:龙骨30g、牡蛎30g、山茱萸10g、大米g
将龙骨、牡蛎打碎煮约1小时,再加山茱萸煎半小时,用纱布过滤,滗出药汁,再煎取提取2次(每次约40分钟),把3次药汁合并在一起。大米淘净入锅,倒入药汁,加适量水煮粥。分成2份,早晚食用,可常服食。
功效与作用:补益脾胃,壮骨止汗,镇惊安神。适用于佝偻病,症见面色无华、神疲消瘦、夜惊多梦、头方发稀、鸡胸龟背、筋骨酸软等。
使用禁忌
湿热积滞者不宜使用。
文章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请谨遵医嘱。
诚挚说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及初发权仍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