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www.mvdtj.com/在这篇文章里,我接着和朋友一起欣赏开国元勋们的诗词。
1.朱德,十大元帅中年龄最长,又被称为“红军之父”。
太行春感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这首诗写于年春,当时朱德任八路军总指挥,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领导华北敌后的抗战,这时抗日根据地面临日军重兵围攻“扫荡”,进入十分艰苦的时期,他写了这篇《太行春感》。这首诗读来,有“壮怀激烈,怒发冲冠”的豪情,还有坚不可摧的抗战意志,以及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赠友人
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年冬天,朱德在太行前线度过他的53岁生日。当时也在前线的作家杨朔写了一首赠诗《寿朱德将军》:“立马太行旗飐红,雪云漠漠飒天风。将军自有臂如铁,力挽狂澜万古雄。”朱德读后和诗答谢,后略作修即是上面这首作品。诗中强调抗日复土依赖的是千百万人民群众,把抗日战士比喻成如项羽一样猛士,坚信革命的胜利终将属于人民。该诗和上面那首一样,气势磅礴,又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为柳亚子题诗
莫将胜利归麟阁,咱就人民子弟兵。
不爱金钱不惜命,愿为民主作长城。
朱老总这种不忘初心,不改本色,更不居功自傲,甘做人民公仆的精神,永远值得学习。
2.刘伯承在年,在讨袁护国斗争中,刘伯承组织起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当他率军攻下丰都,在反动军队的反扑他负重伤失去了右眼,在然而,由于他指挥有方,作战勇敢,年仅二十四岁的刘伯承落下了川军名将的美称。
出益州(年)
微服孤行出益州,今春病起强登楼。
海潮东去连天涌,江水西来带血流。
壮士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
手执青锋卫共和,独战饥寒又一秋。
益州,是四川一带的古地名,刘伯承年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川军第5师。在年时,刘伯承参加四川讨伐袁世凯的战争,在失败后于年前往上海。这首诗悲壮而豪迈,在“海潮东去连天涌,江水西来带血流”句,全诗气势喷薄而出,表达了作者虽然追求真理的道路受到了挫折,但却愈挫愈勇,反而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
太行山上
一二九师留火种,太行山上砺军魂。
袭击鬼子长生口,设伏星营七亘村。
炸堡除碉平扫荡,献猷杀敌化侵吞。
百团大战身名显,剑指沙场鬼魅昏。
正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当时恶劣的条件下坚持抗战,又把这种对革命胜利的乐观和对信仰的坚定,全都赋予文字,表达心声。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师师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一起,率领部队奋战在太行山上。他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以及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3.陈毅,在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七七”五周年感怀
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
九仞为山争一篑,同仇敢与亿民期。
这首诗作于年,正是七七卢沟桥事变五周年,正是抗日战争僵持阶段,作者任新四军代军长。作者面对满目疮痍的战争焦土,和累累新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抗战决心,定要同人民一起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对敌人切齿的恨。
梅岭三章(题注: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其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其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其三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我上学的时候,《梅岭三张》是被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在十大元帅中,只有陈毅没有参加长征,留在江西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当时敌强我弱,又重兵围攻,斗争万分艰苦。这组作品表现了作者献身革命的决心,充满了对革命必胜的信心,纵使面对死亡也是矢志不移,革命事业高于一切。作者始终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誓将革命进行到底,表现出革命者的坚定意志和广阔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