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聚会是一件开心事,大家围坐在一起,相互了解境况、交流感情,同时又能取长补短、开阔眼界。不过每当提到一些过往之事,大家也会惆怅岁月蹉跎、人生苦短,更感慨年少的梦想难以实现。
清代一位才子就有这样的一次经历,他应邀作客,与大家久别重逢,也非常高兴。甘醇的美酒让他陶醉,热情的交谈更令他兴奋。下面一起欣赏他在宴会中即兴创作的诗篇:
陆澹成侍读招饮丁香花下,同西溟崑绳寄亭作
清代:查慎行
花繁叶密暗回廊,为放庭空特撤墙。
翠幕云遮天四角,红灯人醉树中央。
春辞小院离离影,夜受轻衫漠漠香。
曾是往年连榻地,重来容易感流光。
查慎行是大清康熙年间的著名诗人,他46岁时秋游绍兴,得知他的学生揆叙升任为翰林侍讲,于是寄诗祝贺。这位学生也回信邀请诗人入京访游,诗人便在冬天时抵达京城。这首诗就创作于这一时期,抒写了作者与一些才子诗酒唱和的生动场面。
陆肯堂,字澹成,是康熙24年的状元,累官至侍读。他得知诗人来到了京城,就热情地邀请他来家做客,便邀请了几位好友作陪,大家相见甚欢,更在一起即兴赋诗。西溟、崑绳、寄亭,是当时的三位才子。
诗人们都喜欢雅静的氛围,就连喝酒也要挑个好地方。时值春夏之交,花事已尽,绿荫渐浓,主人也心情放松。他特地将客人们邀请到一株丁香花树下,那里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着实可以让才子们触动诗情。
作者在开篇就赞美主人的殷勤好客,“花繁叶密暗回廊,为放庭空特撤墙。”丁香花长势茂盛,繁密的花叶都遮住了走廊,光线也显得黯淡。主人索性撤掉一堵墙,既显得庭院开阔,又让光线可以直接投射,大家的视线更没有阻挡。
接下来具体抒写大家聚饮的场景,“翠幕云遮天四角,红灯人醉树中央。”庭院中绿荫匝地,仿佛是一层翠幕;夜色深沉,天宇间逐渐被云雾笼罩。此时花树下却灯火通明、照如白昼,主客们也觥筹交错、诗兴大发。
良辰美景令人陶醉,高谈阔论也使人忘忧,诗人望着眼前的这些状元、榜眼,虽然颇有羡慕之情,却毫无嫉妒之意,并衷心地默默祝福他们可以大有作为。可惜主人陆才子却于三年后不幸离世,诗人后来回想起自己与他们在花树下的见面,竟然成为永诀,不禁深感悲痛。
颈联转而描写庭院里的景象,“春辞小院离离影,夜受轻衫漠漠香。”暮春时节,那些盛开的花儿都快要凋谢,虽然令人有一种惜春的惆怅,不过大家并未感到太多的悲伤,因为红衰翠浓是春去夏来的自然规律,何况还有丁香花的幽淡香气,似乎正一丝丝地渗入薄衫之中。
离离,形容浓密的模样,中唐诗人白居易曾有名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漠漠,这里指寂静无声的情状。罗隐的诗句“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可见诗人文学功底深厚,可以信手拈来、熟练运用。
结尾充满深情,“曾是往年连榻地,重来容易感流光。”诗人品尝着醇酒,吟诵着诗篇,思绪万千,忽然回忆起自己曾与兄长在京城逗留了很长时间。那时他们都很年轻,不仅意气风发,而且胸怀壮志。
经过了无数的坎坷,诗人如今故地重游,颇感光阴似箭、人生无常。连榻,指兄弟俩抵足而眠;流光,形容飞逝的青春。人生就是这样,年少时壮志凌云,中年时却变得成熟稳重,但也经常会瞻前顾后、裹足不前。所以生活中没有完美,但只要尽力而为,不必为过往的事情而埋怨自己。
查慎行与才子们聚饮,吟诵了一首七律,佳句频出,更充满豪情。作者用充满深情的语句,抒写了一次难忘的聚会场面。才子们畅谈友情、诗歌互答,在清雅花树和茂密浓阴的衬托下,更显得高雅脱俗。诗人回忆美好往事,感慨流光如水,也令读者感触良多,更显出诗歌艺术的极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