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高达9.2分的TVB神作,并不是特别多。很多观众都认为,像《金枝欲孽》、《溏心风暴》这类的神作,在豆瓣怎么也得拥有9分以上。可事实上,《溏心风暴》系列两部作品,都仅仅是保留在8分左右。被誉为宫斗剧鼻祖神作的《金枝欲孽》,也只是达到8.9分,没有达到9分的存在。但有一部TVB剧,在豆瓣高达9.2分。不是现代剧,没有爱情的小清新,而是将时代背景刻画在三十年代的苦难时期。它是《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一部被誉为“神作”的存在。逻辑清晰、人物剧情走向合理、紧凑不注水,在感情与人物三观的构造上正义、有血有肉。能够达到9分的存在,可见它的实力非凡。但即便再优秀,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网友评价,如果《义海豪情》里面没有“日记晴”这个角色,《义海豪情》说不定可以拿满分。更有评论指出,在《义海豪情》众多角色当中,“日记晴”算是一个败笔。那么,《义海豪情》里面的“刘晴”,为何如此招人恨?今天,我们不妨来分析分析,刘晴这个角色。“日记晴”的由来在大时代的动荡里,小人物想要存活并不容易。《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塑造的背景,便是如此。全剧想要表达的,是人们在苦难时期里的挣扎,以及体现人性的光辉。在剧中,身为男主角的刘醒,有一个患病的妹妹。为了让自己的老婆能够看得起自己,能够得享福,刘醒不断挣钱,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给自己的妹妹治病。患有心漏病的刘晴,拥有“甜美”、“善良”的人设。外表柔弱,但实际上内心却很刚强。随着时代的动荡,作为一个时代小人物,拥有学识的刘晴,总会在日记本上记录生活的事情,无论是琐事还是大事件。刘晴的日记本,记录了自己与杨阳的故事,也记录了自己对于猪笼里众人的看法,以及九姑娘霸气外表下,隐藏的热血与柔情。由于刘晴的日记本记录了许多事件,因此该角色也被认为是交代背景与时间,一些大事件的重要进程等等。对于整部剧集来说,刘晴的日记本显然是起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在大场面和重要剧情难以呈现的情况下,日记本的记事内容就可以一笔代过。三十二集的故事剧情,没有办法详细地讲完主角与配角的大半生,用日记晴的内容去简单概括,加上内容剪辑,故事的回忆感也能够有效带动观众入戏。由于刘晴在剧中一言不合就写日记,“日记晴”的名字也因此而来。只是,她的人物设定与行为,并不能够得到观众认可,甚至遭人嫌。之所以招人恨在《义海豪情》的故事中,马丽华这个角色特别遭人嫌。小气记仇、擅长笼络人心的人物形象,成为了观众眼中极为不讨喜的角色。那么,刘晴这个角色又如何。她虽然患病,却仍然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不愿成为别人眼中的“拖油瓶”,更不愿别人把自己当成病人。在与杨阳的感情线上,刘晴深知自己的问题,不应该成为杨阳的负累。但最终两人总算排除万难,结婚成为一对新人。善良、真诚的刘晴,怎么就成为了别人眼中,招人恨的“日记晴”了呢?毫无疑问,杨阳与刘晴的情侣档组合是比较有爱的。但一言不合就写日记的刘晴,加快了时间在剧情上的延伸,在戏份上占据得较多,反而影响了剧情的发展。由于戏份较多,观众认定“日记晴”的上位,是电视台要捧演员上位的做法。这些内容都并没有导致观众讨厌刘晴,刘晴之所以招人恨,是因为她的举动过于牵强,甚至有些“拖累人”的既视感。在剧情发展过程中,成为“恶霸”的梁非凡带人马进入猪笼里,甚至抓住刘晴作为筹码,进行威胁。好不容易保住自己妹妹的刘醒,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逃出去的刘晴不仅没有躲起来,而且突然折返,偏偏撞到枪口上,再度成为梁非凡手中人质。如此不明智的行为,刘晴显然已经成为了观众眼中的“拖油瓶”、“搅事者”。在众人艰难前行的过程中,没有好好表现,反而拖大家下水的“日记晴”,角色开始招人恨。在后续过程中,晴晴的病情复发,写日记和病情的诊治成为了疑似注水的现象,观众难免认为这个角色“加戏”,虽不至于抢了主角的风头,但戏份还是比较多的。招人恨的“日记晴”刘晴,真的是一无是处吗?看似“拖油瓶”的刘晴,在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在被日军发现的时候,她也用“装病”这一招来应对,聪明程度还是有的,只是在梁非凡威胁的这件事上过于不明智罢了。刘晴在《义海豪情》的整体呈现在《义海豪情》中的整体呈现上,刘晴与她的日记本都是构建故事发展概括的重要组成元素。《义海豪情》的刘晴,在观众眼里看来确实不讨喜,但如果将她与马丽华这个角色进行对比,观众就不难发现,相较于赖皮、拥有各种不良性格特点的马丽华,刘晴的人设还是比较优秀的。即便有时候,这个角色的行为不够理智、不够成熟。但整体来说,还是能够理解的。虽然刘晴这个角色,被认为是阻碍《义海豪情》剧情发展的角色之一。更有网友认定,如果没有刘晴,豆瓣的评分起码可以增加0.5分。刘晴成了观众眼里的“败笔”。但如果摒弃刘晴这个角色,故事的内容是否足够圆满呢?要知道,刘晴这个角色对于男主角刘醒来讲,是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她间接或者直接影响、推动了刘醒在经历重要事件时,所造成的举动。哪怕这个角色不讨喜,但作为主要角色,刘晴是《义海豪情》中必不可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