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轼临去世写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复制链接]

1#

年6月,临去世的前两月,苏轼病入膏肓,堪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写下“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有精忠报国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如果仅限于抒写人生的苦闷,苏轼也就不能被称为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了。

“问汝平生功业,*州惠州儋州”一反忧伤情调,以久惯世路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深刻地传达了作者的乐观豁达的信念。

两月之后,年8月24日,一代文学巨匠安然辞世,享年65岁。

01苏轼的宦海浮沉

首先我们了解他所处的朝代

苏轼(年1月8日-年8月24日)

宋仁宗(年—年)

宋英宗(年—年)

宋神宗(年—年)

宋哲宗(年—年)

宋徽宗(年—年)

纵观上面宋朝的几个君主沿革,我们清楚地看到,苏轼经历了宋朝的5位皇帝,在这5位帝王的统治下,苏轼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

一:读书时期(—年)

20岁之前一直在家乡四川眉山读书,生活平静惬意。

二:应考入仕时期(—年,21—35岁)

第一、应考入仕

(21岁)年,科举中进士,当年,母亡守孝。

(25岁)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父亡守孝。

年(33岁),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第二、反对变法,自求外放

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苏轼返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王安石变法核心是想要改变北宋贫穷的局面,但是过度谋求开辟财路,强制进行土地收购、商品运销,以此来积累国家财富。这就导致了“国富民穷”的局面。

苏轼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不赞成王安石变法,认为新法对百姓无益,便上书反对。

他的直书谏言,惹怒了朝廷。年(35岁),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三:自求外放到重回朝廷(—年,35—49岁)

这一时期苏轼主要经历了出离中央、历任四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乌台受审、贬谪*州等事件。

第一、外放四州(—年35—43岁)

年到杭州,任满三年后,年被调往密州,年徐州、年湖州,任三地知州。*绩显赫,深得民心。

杭州*绩:

1、浚治运河。

2、上书裁减高丽贡使馆赐予之费,朝廷从之。

3、上书论雇役法之害。

4、上书论京东河北盐专卖之害。

5、因灾向朝廷乞降度牒(佛教徒证明文书,需用钱买,免捐税)道,以救灾民。

6、捐*金50两,建立医院,名为“安乐坊”。

徐州*绩:

1、*河泛滥,徐州城下水深二丈八尺九寸。苏轼禁民出城,亲临城上,带领*民抗洪,夜宿于城上,筑长堤丈,洪水渐退。

苏轼防洪受到神宗奖谕,为纪念徐州抗洪修*楼。

2、上书建“利国监”(官署名,宋置,掌管冶铁),兵器武装,以防盗贼。

3、在城西南白土镇之北,发现煤并挖掘,解决了徐州燃料问题,作《石炭》诗。

第二、乌台诗案(年,43岁)

年苏轼到任湖州,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说“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些话被新*利用,诬他“愚弄朝,妄自尊大”、“衔怨怀怒”。苏轼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躲过一劫。

第三、被贬*州(--,44--49岁)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州团练副使,一住4年,无人问津。后又到汝州,登州。

*州团练副使,职位低微,并无实权,苏轼生活捉襟见肘。不过苏轼很快就调整了心态,乐对人生。

于公务之余,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来源于此。

登州*绩:

1、苏轼在登州上书《乞罢登莱搉盐状》,请求改食官盐为食自产盐,皇帝准。

2、上书《登州召还议水*状》,要求固定驻*,教习水*,加强海防建设,皇帝准。

3、写《登州海市》诗,一时天下传阅,使建成仅20年的蓬莱阁蜚声中华,成为天下“四大名楼”之一。

四:两回朝廷到外放被贬(—年,49—64岁)

第一、一回朝廷后外放(—年,49—55岁)

年,哲宗即位后,高太后听*,大力起用司马光等反王安石变法的旧*人物。苏轼被召回朝,连连升迁。

但苏轼又与旧*领袖司马光*见不合,认为王安石新法不可一概废除。于是又被旧*视为异己,不安于朝,年再次请求离朝外放,再任杭州太守。

*绩:

1、苏轼在朝期间,主持过学士院考试和进士贡举,为国家振兴擢拔人才。

*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等云集京师,一时文坛兴盛,为北宋后期的文学发展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

2、苏轼下令疏浚杭州西湖,将湖里淤泥挖出来筑成一道长堤,然后在堤上栽树,形成今天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

3、为了显示湖泥再度淤积情况,苏轼在湖水三个最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标记,形成“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十八月圆”的奇异景致,这就是“三潭印月”。

第二、二回朝廷后外放(—年,55—58岁)

年,他又被召回朝。依然与旧**见不合,外放颍州、扬州、定州。

颍州*绩:

1、上书《申省论八丈沟厉害状二首》,以避颍州水患,皇帝准。

2、乞度牒振济淮浙流民。

3、修建颍州西湖。

扬州*绩:

1、罢扬州芍药万花会,深得民心。

2、上书获准,暂缓催收积欠,使久困之民得以温饱。

3、奏请改革仓法,改不支仓俸金为“重禄法”。

4、奏请改革税务,废除卖盐及税务监官等年终赏金。

定州*绩:

1、奏请修整禁*营房,整饬**,成效明显。

2、奏请降低米价,赈济灾民及部队。

第三、远贬惠州、儋州(—年,58—64岁)

年新*再度执*,年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而后,年又被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惠州、儋州*绩:

1、在武昌,上书太守要求禁杀婴儿,尤其是女婴。成立救儿会,救活婴儿数千人。

2、在惠州,向太守建议捐资修建惠州西湖。

3、在惠州、儋州等地打凿东坡井,解决当地百姓饮水问题。

4、在儋州,他像个播种人一样,办学堂,介学风,开医所……其学生姜唐佐考中海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

年宋徽宗即位,年大赦天下,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65岁。

苏轼一生漂泊不定,起起落落,不是外放,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可说是“身行万里半天下”了。

他在刚刚死里逃生、风雨飘摇之际,还写信给朋友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生死之际……一切付与造物。

苏东坡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居庙堂之高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时乐天知命。

用从心所欲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02苏轼的抗压秘诀----吟诗作赋

第一、11岁写《黠鼠赋》

本文是苏轼少年时代写的一篇咏物赋。它寓哲理于趣味之中,可以使读者于诙谐的叙述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苏轼就一只老鼠在人面前施展诡计逃脱的事,说明一个道理:人做事心要专一,才不至于被突然事变所左右。

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该将自身与自然万物合一,避免将两者区分开来,而游於万物之外。

第二、39岁写《江城子》

年《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首三句直写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

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民的深情厚谊。

下片叙述打猎之后的开怀畅饮,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慷慨激愤,气象恢宏,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第三、46岁写《定风波》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于元丰五年()*州城外出行遇雨时。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于公元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第四、63岁写《书上元夜游》

《书上元夜游》写的一篇游记。本篇游记主要讲得与失的关系,流露出作者乐观豁达情感。

年农历正月十五,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

我便很高兴地跟随他们,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和尚的住所,经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

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

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结语:

苏轼在弥留之际为儿子写的一首《庐山烟雨》,短短28字内,道尽人生的境界。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轼一生坎坷,但是他从容淡定,内心强大,超脱豁达,随遇而安。

能够快速消化负面情绪,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挑战困境,最终达到了身心灵的平静。

“我爱杨绛”,专注学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